【KO新按揭盲点】买尽VS借尽 资金配置个案分析

朋友“依家买800万楼可以借足9成,但我又怕负担好大”

阿搜“银行都会睇你的入息负担,不是你话想借几多就几多”

朋友“咁我应该点做先至唔好咁大负担”

阿搜“最好是买楼后,仍有足够现金应付突发开支”

 

按揭计划物业首期负担重

按揭计划下,买600万以上的物业,最困难是要支付4成首期,以700万元的物业计算,4成首期要280万元。但首期支付多了,每月还款额亦较低,以30年还款期,年利率2.375厘计算,每月还款额约1.6万元,压力测试下,要求买家每月收入不低于3.92万元。相对于要有280万元的现金来说,两夫妇平均每月有2万元收入,难度较低。

在借钱有限下,最好当然是借足楼价的6成,以减少首期支出。另一方面,选择楼价较低的单位,亦可减少首期支出。因此,坊间会说会有买不买尽,借要借尽的说法。

按揭计划供楼负担增

至于新按揭计划下,700万元的物业,首置买家可以借足9成,首期只需要70万元,减少了210万元,但每月还款额会大幅提高。以30年还款期,年利率2.375厘计算,每月还款额增至约2.6万元,压力测试下,连保费要求买家每月收入不低于6.7万元,即是两夫妇平均每月要有约3.4万元收入。若使用较低要求的供款与入息比率不超过50%计算,买家的收入仍要约5.2万元。

供楼负担大增下,对于买家入息要求便大幅提高,到时就会出现一批,有能力支付首期,但没有能力供楼的买家,那应该如何选择。

预留现金最重要

以一对夫妇,两人每月收入为6万元,有280万元现金,想买入700万元的物业。过去按揭计划,只能将所有现金用于支付首期,没有能力支付其他印花税,经纪佣金等其他开支。

但现时,他们可以提高按揭成数,假设不借尽9成,而借8成。支付140万元首期,连同其他开支包括印花税开支26.25万元,经纪佣金7万元,律师费1万元,合共174.25万元。买家仍有近106万元,可以作不时之需及物业装修费。万一日后另一伴失业,仍有余钱可以供楼。反而,用尽所有现金买楼,即使能降低供款负担,但却没有现金应对意外之需,若因失业未能如期还款,物业会被银行收楼拍卖。

具体来说,同样是以一对夫妇,各自每月收入为3万元作例子。用尽所有现金,只借6成买入700万元单位,以30年还款期,年利率2.375厘计算,每月还款额约1.6万元。若一方失业,每月收入降至3万元,每月的供楼负担比例即大增,减去供楼还款额,只有1.4万元应付家庭日常开支,生活变得拮据。

反而,不用用尽所有现金,借8成买入700万单位,30年还款期,年利率2.375厘计算,连保费每月还款额约2.2万元。每月虽然供多约6,000元,但有超过100万现金,可以应付未来近4年的开支,即使有另一半失业,以及双方都失业还有余钱供楼,以及应付日常开支,直至找回工作。

借多的钱有何用途?

另外,借多的钱应该怎么用?稳阵派可以存入按揭存款挂钓的户口,户口年利率与按揭年利率相同,有助减少供楼利息支出。进取者可以投资股票或基金,如果每年股票收益高过按揭利率,反而好过用来支付首期。另外,亦可将钱用作买入延期年金,自愿性医保,或自愿性强积金,用来减税。

借尽上车没现金 应买入较平单位

不过,如果买家是借尽9成才勉强上车,没有现金在身,就不建议借尽,一来供楼负担已很大,二来没有其他现金应付意外开支。有关买家,应要考虑买入价格较低的单位。

因此,如果买家透过高成数按揭,可以买楼之余,亦能有较多现金在身时,应尽量借多点,一来现时按揭利率较低,借多的钱可以用作投资,回报可能高于按揭的利息负担。二来,亦可留作意外开支,但当然借的成数亦要符合银行对买家的收入要求。反之,如果是透过高成数按揭,才勉强买楼的用家而再没现金的买家,就不建借尽上车,而是要考虑较平的买业,让自己有足够的现金。

 

想揾楼?  立即按此揾客服专员帮手!

 

 

相关文章 :

【放宽按揭】上车换楼10大常见问题 近日施政报告宣布放宽按揭保险的规定,为中产人士提供更多置业机会。对于普通上车及换楼人士,有什么方法享尽按揭新措施,为自己及家人觅得安乐窝?...
【新按揭 新常态】纳米楼失竉?上车个案大拆解... 以往做9成按揭只限400万以下物业,首期只需要40万元,但在二手市场买到的400万元以下物业选择少之有少。因此发展商为帮助首期不足买家上车,...
【9成按揭】入巿前必需考虑的3大风险 政府最新《施政报告》宣布,放宽按揭保险计划的楼价上限,其中9成按揭贷款的楼价上限将由现时400万元提升至800万,首次置业更可以豁免压力测试...
【上车实战案例】2万月薪之上楼部署 买楼上车是香港人的梦想,但眼见楼价拾级而上,担心入息追不上楼价升值,供楼负担重,因而错过不少上车良机﹗...
【新手上车】“临约”VS“正约” 置业人士买入单位时,需要签订临时买卖合约(简称“临约”)及正式买卖合约(简称“正约”),为什么买物业要签订两份合约?两者有什么不同之处?签约...
分享: